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大唐镇妖令全局

第21章

发表时间: 2024-11-27

老人开始演练时,将动作放慢了许多。

苏子凌可能真的天赋很好,看着老人演练一遍后,干脆解下横刀,从地上捡了根树枝,跟着老人一起练习,天色还没黑,苏子凌就将所有招式记得七七八八。

老人将一本书丢向苏子凌,说道:“今日就到此吧,这是剑法的运气口诀。”

苏子凌立即接住,对老人抱拳道:“多谢前辈传授剑法。”

老人说道:“记住要多多练习,不要轻易对他人使用。”

苏子凌点头,在练习的时候,他也感觉到了。

这剑法表面看上平淡无奇,但其实很凶,到处都藏着绝杀,一不小心没控制住,就会击杀对方。

“这剑法到现在老朽也参悟不多,你体质特殊,应该能走的比我更远。”老人说完,将手中的树枝丢弃。

苏子凌连忙问道:“前辈,你说我体质特殊?前辈莫非知道我什么体质?”

老人回头,看向苏子凌:“典籍从未记载,老朽也平生未见。”

老人沉思了一会,接着说道:“能契合妖气真气,现在又有鬼的气息,可以说,可吸取天地之气,取万灵精华,练武天赋非同一般,玄真令也是被你体质所吸引,所以,就叫它万灵圣体吧。”

这老前辈果然厉害,居然还看得出苏子凌与鬼接触过,沾染了鬼的气息。

但也就是说,他能吸收鬼的力量了?鬼的力量该怎么说呢?书本里没说过,难道叫鬼气?

苏子凌自语道:“万灵圣体?”

老人又端起茶,喝了口,抿了抿嘴笑道:“至于上古有什么名,老朽学识浅薄,但如今大唐,你是老朽见过的最高体质。”

难怪老人会看中苏子凌,难怪会培养他,原来是因为看中他的特殊体质,也难怪他对练武很有天赋,能吸收妖气,还能自动缓慢炼化,玄真令会莫名其妙进入丹田。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老朽在不相寺休息十年,休息够了,想出去转转云游四方。”说完,老人从怀中摸出一块令牌,丢给苏子凌。

继续说道:“藏书阁乃不相寺根本,里面的典籍不得有任何遗失。”

苏子凌点头,看向手中的令牌。

令牌很粗糙,有点难磨损,但还能清晰看到上面的三个字——不相令。

老人接着说:“如发现典籍有遗失损毁,执此令,命不相寺卿彻查。”

这令牌居然能调动不相寺的最高长官?

我靠!

不相寺卿是他三伯,不光与他关系不好,与二伯大伯的关系也不好,要是让他知道这令牌能命令他,恐怕会很生气吧。

说不定三伯会以长辈为名要走令牌。

还是藏到某个地方吧,最好不要用,也不希望用。

这东西必须要用的话,肯定没好事。

“那以后,晚辈还能与前辈见面吗?”苏子凌连忙问道。

老人笑道:“我很看好你,所以,以后老朽还会与你见面的。”

说完,老人笑了笑,看向苏子凌,继续说道:“到那个时候,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惊喜。”

苏子凌笑道:“那是当然。”

老人转身,背对着苏子凌,面向茅草屋:“好了,天色已晚,回去吧,老朽也要早点休息。”

苏子凌连忙对老前辈拱手行礼,告辞返回长安城。

至此,苏子凌依旧不知老前辈名号,连张元楚这等人都不知晓,他还有资格去问?

还是等着吧,说不定下次见面,就能知晓老前辈的身份了。

才回到不相寺,马东就声称要请客,请苏子凌与周元松去茶楼。

问了才知道,在姜家,马东将事情一五一十说完后,得了姜家的奖赏。

虽然不多,只有五两纹银,但对于府兵来说,这已是巨款,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五千块,要知道,苏子凌一年的俸禄也就四十两而已。

长安每到天黑这段时间,街上人流不息。

不少风流才子、公子哥们,三五成群,商量着今晚的去处。或是妓院风流一宿,或是茶楼读书聊天,或是酒楼一醉方休。

除了金吾卫与不良人还有不相寺的人以及羽林军外,宵禁严禁其他人在外游荡,所以这些人必须趁着坊门城门未关之前,抵达目的地。

马东定的茶楼在长安城内,与城门不远,所以没等关门,四人就已到达。

刚进门,店小二就迎了过来,一脸谄笑:“客官,请问几位?”

一边说着,一边打量苏子凌等人的装束,在发现苏子凌的衣着比其他三人更为名贵后,立马面向苏子凌谄笑。

马东一脸嚣张,说道:“四位,告诉你,这位可是我们大哥,得招待好咯。”

说着,他还指了指他背后的苏子凌。

这家伙,一有点钱就要潇洒一回,也不知道他这五两银子能够他几次。

店小二连连点头,对着苏子凌又是点头又是谄笑。

马东嗯了一声,大摇大摆朝内走去,跟大爷一样。

走了两步,他环视茶馆大厅,指着正中间一张空桌说道:“就那吧。”

店小二笑道:“好嘞!”

茶楼内暂时还没多少人,但随着时间,这里将座无空席。

这附近不少人一到晚上,为了附弄风雅,会过来喝点茶,与他人闲聊一会,然后在关门鼓来之前,这些人又会转战他处,或者返回各自家中。

苏子凌还没到桌前,马东就抽出长凳,笑道:“苏哥,坐这。”

此时舞台上正在唱戏,引得不少人鼓掌喝彩。

马东请苏子凌坐的地方背对着大门,正对着舞台,是最合适看戏的位置。

看到苏子凌坐到最中间,所有人不禁有些好奇,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要知道,不管是酒楼还是茶楼,舞台中央对准的那一桌,一般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当然平民也可以去,但座位费比边上的要贵了不少。

周元松坐到苏子凌左侧,刚坐下,就抽出一本书,开始摇头晃脑念书。

刘一树坐在苏子凌正对面,背对着舞台,他对唱戏没兴趣,他的兴趣全在吃上。

马东则坐在苏子凌的右侧,刚坐下就向小二叫了几个菜。

很少有人在茶楼吃饭的,茶楼是消遣娱乐的地方。

大唐长安可不是大家所想的那般,在太宗的时候,就已有了外卖,只需要向小二下单,不多时一桌酒席便能搬到府上,所以,在茶楼吃饭也就成了不少人的习惯。

没一会,戏唱完了,从对面酒楼送来的酒菜也到齐了。

茶楼内也开始人满为患。

苏子凌捏起筷子,笑道:“大家都是兄弟,没必要太多规矩,吃饭吃饭。”说着转而面向苏子凌:“苏哥,您还不知道吧?在长安,刘先生的说书可是一绝啊,接下来刘先生就要上场了。”

苏子凌四下张望,果然,不少人进来后没了桌位,便站在一边,等着说书,就连二楼走廊上也有不少人驻足,这阵势就像在德云社听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