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爱去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盛世大明

盛世大明

朕闻上古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盛世大明》,是作者“朕闻上古”笔下的一部​军事历史,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杨廷和袁宗皋,小说详细内容介绍:【历史征文】乾清宫正殿,魂穿嘉靖帝的朱厚裹着龙袍,大马金刀地坐在龙椅上拿玉玺哐哐砸着核桃,黄锦一脸媚笑地说道:“陛下,杨首辅来了!”“你大爷!你不早说!”“……”大明北境,势力急剧膨胀后的俺答汗在进攻宣化、大同时,被大明铁骑和改良火器打得人仰马翻,忍不住含泪问苍天:伟大的苍狼之神啊!大明的那个小皇帝真的是真武大帝传人吗?大明南岸,被大明富船和戚家军横扫殆尽的倭寇残余,困在一荒岛之上,面对大明朝廷的威逼利诱,海贼王汪直选择臣服在朱厚的脚下。…嘉靖三十年,奉天殿,万国朝议上,一身衮服、头戴冕冠的朱厚对各国君主高声喝道:“即日起,大明...

主角:杨廷和袁宗皋   更新:2024-05-08 12: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廷和袁宗皋的现代都市小说《盛世大明》,由网络作家“朕闻上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盛世大明》,是作者“朕闻上古”笔下的一部​军事历史,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杨廷和袁宗皋,小说详细内容介绍:【历史征文】乾清宫正殿,魂穿嘉靖帝的朱厚裹着龙袍,大马金刀地坐在龙椅上拿玉玺哐哐砸着核桃,黄锦一脸媚笑地说道:“陛下,杨首辅来了!”“你大爷!你不早说!”“……”大明北境,势力急剧膨胀后的俺答汗在进攻宣化、大同时,被大明铁骑和改良火器打得人仰马翻,忍不住含泪问苍天:伟大的苍狼之神啊!大明的那个小皇帝真的是真武大帝传人吗?大明南岸,被大明富船和戚家军横扫殆尽的倭寇残余,困在一荒岛之上,面对大明朝廷的威逼利诱,海贼王汪直选择臣服在朱厚的脚下。…嘉靖三十年,奉天殿,万国朝议上,一身衮服、头戴冕冠的朱厚对各国君主高声喝道:“即日起,大明...

《盛世大明》精彩片段


奉天殿,酉时。

身穿金黄衮服,头戴青玄赤黄冕冠的朱厚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排班而列的文武大臣,内心腹诽不已。

在大明当个皇帝真是不容易啊,他如同木偶一样被折腾了整整一天。

不过有一说一,这龙椅的触感真是不怎么样啊,整天坐在硬梆梆的金子上面这谁受得了啊!以后得想办法弄个真皮垫子,这样坐着才舒服。

不知道群臣如果发现在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他们寄予厚望的朱厚同学脑袋瓜里现在想的竟是这些,会不会气的吐血三升,当场掐死他,另立新君。

无怪朱厚吐槽,他实在没想到古代即位称帝的礼仪之繁琐,实在令人发指。

一直等到了正午时分,接驾队伍才开始从大明门进入帝都,然后派遣礼部官员告祭各宗庙:先帝龙驭上宾了,又多了一个后辈来陪诸位了,大家可以在下面乐呵乐呵了。

接着又根据礼法,先去仁寿宫朝见了便宜皇伯母张太后。或许是年龄大了,亦或许是见到与先帝相似的面孔,张太后勉强振作精神训诫了朱厚几句,就示意朱厚退下了。

对于这位一生辅佐孝宗皇帝,开创了“弘治中兴”大好盛世的贤良淑德张太后,朱厚心里除了尊敬,更多的是怜悯。

是的,怜悯,纵观这位母仪天下的太后一生,很难不令人生出恻隐之心。

这位太后一生共育有两子一女,但仅先帝一人得以成活,还是一位恣意妄为的主,并且也只活了三十一岁。

而她的晚景更是凄凉,为了两个攫取民利的弟弟,甚至跪地恳求小心眼的熜哥加以宽宥,最终忧惧而亡。而她一死,熜哥立马就诛灭了那俩兄弟,不得不感慨熜哥的性情薄凉!

虽然这位太后纵容自己娘家的俩兄弟肆为奸利,不过瑕不掩瑜。

“母仪天下”或许是对她最好的诠释,朱厚回想起张太后已然苍老的面容,心里感慨不已。

等太后薨了,那俩兄弟就是她给自己留下的金融大礼包,如若哪天朝廷揭不开锅了,抄了他俩就有钱了,到时候自己还得感谢她。

不过想起张太后苍老的面容,朱厚心中不由一软,留那两兄弟一命便是,朕只要钱不要人。

略作感概后,朱厚一行又来到天安门祷告,祭祀天地,与天地沟通:之前的皇帝宾天了,现在到我做主了,大家给个面子,意思意思,风调雨顺什么的都安排着走。

祭祀完天地之后又开始祭祀鬼神,一个动作不得不僵硬的重复几十遍以上,而且你还不能休息或者敷衍,满朝文武都盯着呢,敢乱来口水都能喷死你。

等到天都要黑了才堪堪来到奉天殿,让朱厚同学啼笑皆非的是,都这个时候了还要进行一番“三辞三让”的戏码,最后再“勉从所请”。

这样才显得新帝孝顺敦厚,不慕权利。

看来自己在塑造良好人设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了啊,朱厚无奈的苦笑道。

杨廷和望着龙椅上的小皇帝,心中也不由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重担。

这三十七天总揽朝政的权臣生活,看似风光无限,临危受命,扶大厦于将倾,表面上谁人不称道一声“公忠体国”。

但谁又知道自己内心的惶恐不安,如履薄冰,这其中的辛酸不足与外人道也。

满朝文武在这新旧更替之时谁也不敢轻易冒头,整个大殿中的人各有各的心思。

就这样大殿中一时间寂静无声,显得庄严肃穆无比。

直到新任司礼太监魏彬宣读大行皇帝遗诏,大殿中人才将心思集中在眼前这神圣无比的登基仪式上。

等到诏书念完,朱厚心里面顿时松了一口气。

直到现在自己才算真的坐上了帝位,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从这个皇帝宝座上拉下马来。

最惨也就不过被人架空而已,前面的付出与隐忍都是值得的,不过话说自己也没真付出什么。

接着一身深青赤朝服,头戴九龙四凤翡翠冠的张太后在群臣的跪地朝拜中走进了大殿,面带微笑地挽着朱厚的手走出大殿,来到殿外广场高高的丹墀之上,文武百官随即跪在丹墀下的御路两旁。

威武高大的仪仗卫士站班在仪仗墩上,手执旌、旗、伞、盖、斧、钺、戟,将眼前的继位大典衬托的肃穆无比。

张太后从尚宝太监和印绶太监手中接过了大明权力的象征—玉玺与虎符。

“皇帝,哀家今天就把这大明江山就交给你了!”张太后将玉玺与虎符郑重的交到朱厚手中。

朱厚顿时觉得双手似有万斤沉重,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中托着的,不仅仅只是这皇帝权力的象征,更是这大明的亿兆百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杨廷和等内阁大臣的带领下,整个大殿,广场中的群臣与士兵一排排地跪倒高呼。

声音传到皇宫外,所有百姓也自发跪地高呼。他们知道,这方天地已经换了新主人。

对于他们而言,也只能暗自祈祷这位新帝不会像先帝那样肆意妄为,而是一位贤能圣明的好皇帝。

天地仿佛都失了声,此时的朱厚就是整个天地的中心,受万人朝拜,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原来这就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皇帝,这就是天地至尊,这种主宰天下万民生杀予夺的感觉令人迷醉!

朱厚环顾四周,心中王霸之气顿生!

脑海中的明史册没有丝毫变化,朱厚忍不住脸黑吐槽道:这等一生只有一次的大典就不能产生一点变化吗?这“金手指”哪个王八蛋设计的啊!这么次,一点都不给力!

原本跪伏在地的黄锦偷偷抬头瞅了眼自己的主子,他想要见证这个自己从小照顾到大的少年成为天地至尊的那历史性一刻。

看着朱厚脸上的兴奋激动,黄锦也不由打心眼里跟着高兴。

但是朱厚那越来越黑的脸却让黄锦的心一下子凉了起来,怎么回事,主子这是要暴怒的前兆啊,是这典礼哪里出问题了吗?

黄锦吓得立马埋下了自己的脑袋,浑身战栗不已。

杨廷和也注意到了朱厚表情的奇异变化,他也不得其解。

这小王八蛋怎么个意思,自己又没做什么为难他,在这等神圣无比的大典上还摆着一副死人脸,给谁看啊?

你这是对大典不满意啊,谁不知道是我一手主持操办的,你是不是想蹬鼻子上脸啊?

太过分了,老夫还没有致仕呢!

杨廷和心中怒火不断升腾,决定明天给小皇帝一点颜色看看。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今天还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但不知因何原因,或许是朱厚那与先帝神似的面孔,杨廷和一见到朱厚心里就忍不住来气,脾气格外火爆。

朱厚不知道的是,就因为自己的大黑脸,历史上原本六天之后才发生的“大礼仪之争”序幕被提前到了明天。

享受了一下万人朝拜的朱厚率领群臣回到了大殿中,等满朝文武按次序站好后,这位新帝下达了自己帝王生涯中的第一个诏命:“嘉,美也;靖,安也。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

嘉靖者,礼乐教化,蔚然于安居乐业之中也,和之达于政。

这或许才是熜哥即位之初以嘉靖为自己年号的美好祈愿吧,不知他晚年听到广泛流传于百姓之中的那首童谣会作何感想,朱厚心里蓦然想到。

“凡于先帝年间因谏言获罪的诸臣,朝廷予以补偿,并经吏部考察后恢复原职。”群臣还未反应过来,朱厚就下达了自己的第二个诏命。

“赐明年天下的田租减半,自先帝十五年以前未交的赋税尽皆免之。”

第三道诏命一下,群臣皆跪地高呼:“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或许是习惯了先帝的恣意妄为,群臣原对这位同样冲龄践祚的新帝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随着三道诏命的下达,这种巨大的反差反而让群臣心里面充满了欣慰。

当今陛下同样是冲龄践祚,他们唯恐会成为第二个先帝,宠信佞臣,使得朝纲不振。

因此从未想过这位陛下的首次诏命竟全是为了百姓谋利,为了朝堂大局。

这三道诏命清晰的表达出了一个观点:正德皇帝刚愎自用,恣意妄为,鱼肉百姓,朕和他是不一样的,朕的心里装的是天下百姓,装的是整个大明。从今日起,正德皇帝已经成为过去了!

群臣心里无不激动万分,大明有望,社稷有望,自孝宗中兴以来,大明终于又迎来了一位中兴之主。

杨廷和看着朱厚稍显稚嫩但已生威严之势的清秀面庞,心里久久不能言语。

他此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新帝与先帝即位之时多么像啊!一样的踌躇满志,一样的锐意进取。

但先帝因刘瑾等八虎阉竖的谗言,肆意妄为,纵情声色,最终疏远了自己,变得荒淫暴戾!

如若不是身为正德帝师的他心里有愧,看着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学生肆意妄为,败坏朝纲,将弘治中兴的大好盛世破坏殆尽。

他杨廷和又怎么会坚守朝堂,入阁抗瑾十余载,只为正直之士提供一块庇护之地!

在花甲之年仍总揽朝政,革除弊政,安危定倾,迎立新帝。

如果愿意的话,他也能如刘健、谢迁一样辞官归乡,远离朝堂,安享天伦,还能得到一个“急流勇退”的贤名。

杨廷和摸着自己的美髯,思绪万千。

忽然他想起了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说法:棍棒底下出孝子!

虽然君臣有别,即便他杨廷和也不能对陛下棍棒相加。但他可以从学业上严格地要求陛下。

一定要更加严格地教导陛下,绝不能一丝懈怠!

自己已经亲手教导出了一个恣意妄为的先帝,决不能再教导出第二个!

杨廷和望着朱厚,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狞笑。

朱厚看着杨大牛望着自己那通红的双眼,以及脸上的狞笑,心里顿时一惊。

这老东西想干嘛,自己是哪里出错了吗?

但当他看到杨大牛那略显佝偻的苍老身躯,朱厚内心也喟叹不已。

不管世人如何评价,这位牛人都已经为大明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朝历代都不缺这种忠正贤良之臣。

一想到接下来发生的大礼仪之争,杨廷和将与自己彻底决裂,最终以他的黯然致仕而收场,朱厚的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这么残酷,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小说《盛世大明》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乾清宫内,御书房中。

朱厚正正襟危坐地展开一场头脑风暴,他尝试着将自己脑海中嘉靖一朝值得重用的名臣记录下来,这是他魂穿嘉靖后能否励精图治的根本,由不得他不郑重。

首先是“弘治三贤相”,李东阳已病逝,而刘健此时已有八十八岁的高龄,朱厚害怕一封诏命过去他老人家就激动地把自己送走了,想到古代的医疗手段,朱厚还是打消了起用这位贤相的念头。

如此一来,仅剩下木斋公谢迁,刚过古稀之年,身子骨还算硬朗,朱厚记得历史上他在嘉靖十年才去世,还有十年,自己可不能平白浪费这位贤才。

与谢迁相比,杨廷和杨大牛都可能自惭形秽。无论是资历还是政绩,杨大牛都略逊一筹。

谢迁为官四十载,贤名天下传。孝宗时入阁拜相,辅佐孝宗开启“弘治中兴”之盛世。武宗时为顾命大臣,多次冒死劝谏,对抗刘瑾等阉竖奸佞,奈何武宗刚愎自用,无奈选择致仕,至今已居乡十六载。

想到谢迁居乡期间修缮老家庄园,为之取名“肥遁”,朱厚就不由地笑了笑,念起了一首诗:

曲径疏篱拥薜萝,晚风红落豆花多。

南山夜半牛堪饭,东海门深雀自罗。

遗恨未酬三顾宠,清时谁解《五噫歌》。

谩将旧砚临池洗,莫遣余生待墨磨。

“酬三顾”,《五噫歌》,木斋公啊木斋公,你真的安于田园之乐吗?

一想到此,朱厚心情大好,信笔写下“谢迁”二字。

然后是“楚地三杰”,刘大夏与李东阳已先后去世,留给朱厚的只有一个杨一清。

但杨一清可并不输于先前二人,单论能力而言,朱厚甚至认为他是三杰之首!

与杨廷和一样,这位大牛也是四朝元老,为官五十载,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堪比唐代姚崇的牛人!

相比于天天满口儒家圣言,暗地里却喜欢玩弄阴谋权术的文臣而言,朱厚其实更喜欢的是那些直来直去的武将。

心思单纯的臣子对于帝王而言无疑是最好的臣子,聪慧过人反而为帝王所忌,如三国时期的杨德祖,屡次猜出曹操的心思,并向外透露出去,最终被恼羞成怒的曹阿瞒借头颅一用!

但与之前的腐儒不同,杨一清是入朝能拜相,入军能为将的大才!

杨一清任陕西巡抚期间,平定边疆,弹劾贪官,裁减军费,使得军纪清明。武宗即位后,蒙古大举入侵固原,杨一清率轻骑奇袭破敌,升为陕甘总督,从此北疆无战事!

每每想到杨应宁如小说话本中的人物,亲率轻骑大破数万敌兵,朱厚就不由抚掌击节,大声赞叹!

可惜如此一位人杰差点被刘瑾、江彬等人迫害致死,心灰意冷之下选择致仕,终日居于焦山寺中,与禅师古佛相伴。

朕的“郭子仪”啊,再等等,等朕清扫了这朝堂,给你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朱厚心里喃喃道,提笔在纸上写下了“杨一清”。

想到杨一清,朱厚就不得不想到自己未来最重要的臂膀—张璁和桂蕚。

朱厚一想起张璁和桂蕚这两位难兄难弟,心中不由一叹。

对于他们的后世评价不知为何变成了逢君干上,祸乱朝纲的奸佞幸臣,朱厚的内心中是相当替其不值的。

不过联想到历朝历代的变法者鲜有能善终者,如秦之商鞅被车裂,楚之吴起被万箭穿心,万历之张居正被死后鞭尸等残酷事实,朱厚心里也就释然了。

如此看来他们的下场还算是好的,即便背负了骂名,却也得了个善终。

变法历来伴随着血腥,想要革故鼎新必然会损害既得者的利益,这些位高权重之人定然会奋起反抗,变法者稍有不慎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只要读过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张璁、桂蕚这二位大佬是璁哥的改革先锋,其功绩堪比张居正之于万历,强行为大明续命了几十年。

二人确实因大礼仪得到璁哥宠信,而得以显贵,青云直上,相继入阁。

显贵之后也确实有党同伐异之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的确迫害了不少政见不和的忠正之士,如杨一清就是被张璁迫害致死。

但党同伐异自古有之,本质在于政见不和,理念不同。道理很简单,文人想要实现自己寒窗苦读时便立下的志向,怎会容忍有小人阻挡?

革新成功,为国尽忠,死又何妨?

革新失败,壮志未酬,死不瞑目!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毁人志向更不共戴天!

这个世界上从未有非黑即白之人,这满朝文武除却极少数的“完人”之外,谁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手上从未沾过他人之血?

张桂二人的璀璨功绩不能因此而轻易抹杀,而且还平白落了个遗臭万年的“奸佞幸臣”骂名。

被称为“马屁阁老”的张璁,居朝十载,不进一内臣,不容一私谒,不滥荫一子侄,这点即便是张居正都自愧不如。

在张璁掌权期间,整顿吏治,改革宦权,罢免冗余,选贤举能,强化教育,整顿学风。

主持了嘉靖初期的改革工作,在桂蕚的帮助下,一手开启了“嘉靖中兴”。

其他的暂且不谈,就拿整个大明都是有名的“太监帝国”,但就嘉靖一朝无太监弄权,把持朝政这一事实而言,谁都不能轻易抹杀这二人的功绩。

而且换个角度思考,杨一清都曾盛赞他如圣人;璁哥在他病重时为其亲制药饵,视之为肱骨臂膀;就连后世交相称赞的“救世宰相”张居正都视张璁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心仪而瘫之赞叹,无比崇拜。

这些历史名人的态度也就从侧面证明了是有人对张璁二人进行恶意抹黑。

但即便朱厚掌权后,也只能尽他所能地给予这两兄弟现有的帮助,以及给他们一个“富家翁”的身份,安度晚年,仅此而已。

朱厚感慨一番后,叹息着在纸上写下了“张璁、桂蕚”。

费宏,这是在杨廷和与自己决裂致仕,继蒋冕、毛纪短暂主持大局后的内阁首辅。

朱厚对于费宏印象非常深刻,无他,这是一位“三元及第”的猛人!不过他的“三元及第”稍微有点水分,是童试的“文元”、乡试的“解元”、殿试的“状元”,少了一个会试的“会元”,不过足以见其惊世才能。

不得不说,费宏天生就是做官的料,年纪轻轻便娴于政务,办事练达,入朝仅数载声望便日渐而高,四十一岁便入阁辅政,获得了文臣的最高荣耀。

但入阁后仅两年便因对抗宁王朱宸濠,被阉竖钱宁构陷,不得不奉旨致仕。甚至归乡途中还被朱宸濠派人追杀,其兄长惨遭毒手。

即便如此,费宏面对朱宸濠的威逼利诱,也从未向他服软。因为他早已看出朱宸濠有图谋不轨之心!

又是一位深受奸佞迫害的德才兼备、忠良正直之才啊!朱厚恨不得立马召见,秉烛夜谈。

不过现在不是他能做主的时候,朱厚也只能满怀遗憾地在纸上写下“费宏”二字。

或许是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尴尬处境,朱厚也不由地乏了,不再继续自己的头脑风暴,命黄锦将写好名单的纸放于一密盒之中,妥善保管。

此时的黄锦还只是司礼监的一个御用小太监,不能怪朱厚没有提拔之心,而是因为整个大明从内宫到朝堂,现在讲的都是论资排辈。

况且现任司礼监掌事魏彬是个忠厚的宦官,虽有“媚上”之嫌,被列为“八虎”之一,但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

在刘瑾被诛后,魏彬更是战战兢兢,尽职尽责,朱厚也不好下手。

因此只得将黄锦先放在身边培养,先做个御用太监,熟悉宫内的各项礼仪与事务。

不过魏彬位居“八虎”之一,这本身就是大罪,就算自己不动他,自会有人弹劾于他。朱厚转头瞅了瞅头发花白的魏彬,为之哀叹了一声,对于这群文臣的尿性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回想起谢迁、杨一清、费宏等人,皆是德才兼备的忠良正直之臣,却被正德皇帝罢免的罢免,削官的削官,朱厚心里面就对自己这位便宜堂哥产生了极大的怨念。

这么好的臣子你不要留给我啊!搞得我现在还要一个个去“三顾茅庐”,人家被你整的那么惨,都不一定会搭理我!

除去他们外,正德年间还不知有多少忠良之辈受到奸佞阉竖的迫害,含恨而亡!

朱厚经这次头脑风暴,虽然替这些忠良不值,不过也庆幸至少还有人可用。除却先前这些赫赫有名的臣子,默默无闻的贤良之臣还有很多,算是孝宗皇帝中兴后给自己留下的一个被朱厚照弄坏了一半的大礼包吧!

这样看来自己似乎只要做一个知人善用、任人唯贤的“垂拱皇帝”就可以了!

感觉自己的远大理想—圣明君主正在向自己招手。

心情大好的朱厚不由豪气顿生,一想到熜哥早年虽励精图治,但国家稍显昌盛后就全职修道,内心鄙视不已。

“修道?朕永远不可能修道!”朱厚豪气干云道。

是夜,皇宫内悄然流传着一则与新帝相关的秘闻,让这原本阴森沉寂的皇宫内院显得有了一丝烟火气。

小说《盛世大明》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自从前几日的大朝议之后,朱厚就开始了自己的皇家中学生活。

不得不说杨廷和这老东西当真是说到做到,朱厚都想给杨大牛颁发一个“诚实守信”的荣誉勋章了。

经筵需要六部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内阁大臣和所有拥有爵位的朝臣勋戚一体参加,既隆重又繁琐。而众大臣正忙于处理各项政务,替正德皇帝擦屁股,因此经筵现在肯定开不了。

这也没有关系,那就开始日讲吧。

让朱厚同学气的牙痒痒的是,原本日讲官由翰林出身的大臣兼充便可,且例不由阁臣兼之。

但杨廷和这位首辅大人居然自降身份,不顾先例,亲自充当朱厚的日讲官。并且制作了朱厚上朝与日讲的详细日程表,每十天里三天上朝,剩下七天都在文华殿内做日讲,气得朱厚牙痒痒。

日讲时,朱厚稍有懈怠,杨大牛便大声呵斥,其严厉程度都令同为内阁大臣的蒋冕等人心惊不已。

朱厚心底破口大骂的同时也纳闷不已:不是说杨廷和这老东西镇静持重吗?哪个王八蛋说的?或者这老东西是受了什么刺激?对自己意见这么大!

毛纪曾私下找到杨廷和,不着痕迹的的暗示道:“介夫啊,陛下虽然年幼,但毕竟是当今天子,吾等虽知道你一心为国,但百姓不知,群臣不知,你如此行事恐遭非议啊!”

“我这把老骨头都快入土了,还怕什么非议,教导先帝时就因他是国家储君,老夫便略有纵容,导致我大明差点毁于旦夕之间!”

“我杨廷和行得正,坐得直,只要陛下能懂我的一片苦心,学习圣贤文章,仰慕圣人教化,老夫即便粉身碎骨又有何惧!”

杨廷和摸着美髯,坚定不移的说道。

毛纪等人见状,只得无奈向他拱手一礼,这一礼是对他所作出选择的尊重。

能一心为国,不顾身前生后名的,除了他杨廷和还有谁呢?公忠体国,不外如是。

此时读了一早上《尚书》、《大学》的朱厚在暖阁中破口大骂。

“杨廷和这老东西越来越过分了,他眼里还有朕这个皇帝吗!”

“陛下,杨大人也是为国尽忠啊,只是稍微严厉了一些,态度激进了一些。”黄锦急忙跪地劝慰道,他也不愿陛下此时与杨廷和爆发冲突。

“朕当然知道,不然朕早就派锦衣卫拿了他!”

“传令给杨首辅,朕略感风寒,剩下的日讲去不了了,朕要休息会儿。”

“行你个老东西,现在让你横,等你退休了,朕再慢慢拾掇你那个刚正不阿的儿子,朕最喜欢这种傻乎乎的文化人了。”朱厚咬牙切齿地狞笑道。

跪在地上的黄锦听完主子的喃喃自语,不禁心里一抖:完了,杨大人这是彻底被陛下惦记上了。陛下连他儿子都惦记上了,唉,可怜了这位一心为国的大人,黄锦心中不由为之哀叹一声。

“黄伴,你说这皇帝有什么意思,甚是无趣啊,还不如我们在安陆的时候鲜衣怒马来的痛快!”朱厚怒气消散后,回想起刚才被堆积如山的书册支配的恐惧,不由无奈地抱怨道。

黄锦听完朱厚所言,脑海中急忙思索着能让陛下解闷的东西,突然眼前一亮,面带谄媚地进言道:“陛下,奴才听闻先帝于西苑建造了一所豹房,里面藏有各种奇珍异兽,要不咱们现在过去瞧瞧?”

“混账!黄锦你想死吗!”朱厚闻言,勃然大怒,低声呵斥道。

“奴才知罪,奴才知罪!”黄锦吓得立马跪地磕头,额头都快磕出血了。

“行了,朕知道你说话不过脑子,此事休要再提!这皇宫现在可不是朕说了算的。”朱厚恨铁不成钢的对黄锦悄声说道。

这个平日机敏过人的忠奴不知道今日怎会犯浑,如若他真去了豹房,不出半日,黄锦必死无疑!

八虎都还没铲除干净,现在又多了个欲效仿刘瑾蛊惑君上的黄锦,大臣们不得马上生撕了他,到时候自己这个“光杆皇帝”怕是都护不住他。

望着额头一片血迹的黄锦,朱厚心里感慨不已,果然是利令智昏啊,这段时间皇宫内臣争先巴结黄锦他是知道的,他也乐意如此,毕竟黄锦迟早要替自己掌握整个大内事物。

但他没想到的是,入宫后铺天盖地的阿谀奉承,已经让眼前这个忠奴失去了身居深宫最起码的谨慎之心,希望今日之事能给他一个教训。

“传旨,放归内苑中的奇珍异兽,裁撤苑中冗余的官吏,传令天下不得再进献。”朱厚思索片刻后下令道,顺便踢了黄锦一脚。

朱厚清楚,对于朝堂有益的旨意杨廷和是不会阻拦的。

豹房,这个后世传闻极有可能是正德皇帝治理朝政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技术总部,朱厚其实是特别想去看看的,但不能是现在,只有等到自己大权在握的时候。

“张永,现在无人,你告诉朕,先帝在豹房内真的只是吃喝玩乐吗?”朱厚忍不住好奇,唤来张永问道。若要问谁对豹房最熟悉,除了正德皇帝本人,就属八虎了。

“陛下,其实所谓豹房,里面仅有一只豹子,先帝在世时常居于豹房,其实是想掩人耳目,摆脱大臣掣肘,亲自处理政务。”

“并且先帝最喜欢于豹房中推演军事,甚至亲自与部分工匠研制军备。”张永知道自己现在朝不保夕,能不能摆脱八虎之祸,全在眼前这位新帝一念之间,因此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果然啊,看来自己这位便宜表哥也不完全是个昏庸之主,这是想学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朱厚心里暗自思索道。不过毕竟太年轻了,即位之初,大权不稳就想摆脱文臣掣肘,操之过急了。

全盘否定文臣们的作为,大肆提拔武将与宦官,导致文臣集团的抱团反击,又试图用武将和宦官制衡文臣,从而引发了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朝堂内党同伐异,一片乌烟瘴气。

以至于朱厚照本人都不胜其烦,最终选择怠于朝政,天天纵情享乐,声色犬马,彻底坐实豹房之名。

据说便宜表哥朱厚照不仅喜好人妇,还好娈童,想到这儿朱厚不禁打了个冷颤。

“张永,派人保护豹房内的一切事物,待放归西苑禽兽后,彻底封锁豹房,任何人无诏不得入内!”朱厚觉得有必要保护一下正德皇帝的劳动成果,说不定自己会发现一些惊喜。

此时的张永身兼数职,提督十二团营和神机营,算是宦官中的实权人物,也正是他接受了杨一清的建议,向正德皇帝进言除掉了无恶不作的刘瑾,立下了大功。

奉天门之东,文渊阁。

这座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之中显得并不起眼的小屋子,却是大明声名显赫的权力和行政中枢—内阁。

正低头处理政务的杨廷和听完中书舍人的传报后,摸着美髯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一脸喜色地向着同僚说道:“敬之,仲德,你们听见了吗?陛下刚刚下诏放归了西苑禽兽,裁撤了冗余人员。”

“吾等又没聋,怎会听不见。”梁储笑着打趣说道。

“介夫,我知道你的意思,陛下在我等的辅佐之下,越来越有圣君之像了啊。”蒋冕面带微笑的说道。

“确实如此,大明之福啊!”毛纪也不由插嘴道。

“老夫的意思是吾等应该对陛下更加严格,日讲已初见成效,经筵也要提上日程,切不可在这关键时刻有丝毫怠慢。”杨廷和表情凝重的分析道。

“介夫此言,不无道理。”梁储等人纷纷点头回应道。

“过于严格会不会适得其反,让陛下生出抵触之心。”一心向着朱厚的袁宗皋忧心忡忡的反驳道。

“无妨,陛下虽秉性纯良,但仍年少,略有顽劣之心。今日日讲仅进行一半,陛下便以疾而逃,吾等更应该严加管束。现在正是因势利导的好时机,切不可让陛下再生出向道之心。”杨廷和立即反驳回应道。

“吾等明了。”内阁众人纷纷点头示意,赞同了杨廷和的观点。

可怜的朱厚同学在第二日发现除杨廷和外,其余所有讲官都对自己异常严厉后,恨不得提刀找杨廷和拼命。

用完午膳后,朱厚便在司礼监掌事魏彬的陪同下批阅奏章,以锻炼应对国事的实际操作能力。

不过朱厚知道,现在自己批阅的意见仅仅作为内阁大臣们的参考,不过对自己而言聊胜于无了。

朱厚看了看奏章,里面大部分都是御史弹劾宦官的奏折,心中啼笑皆非。

古代的文化人骂起人来真是不带一个脏字,有的骂的狠辣直白,有的却骂的拐弯抹角,看完之后仔细回味才知道是在骂人,内容却不堪入耳。

如御史萧淮引用的《鄘风·相鼠》:

今有魏彬、张永等人,极类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狠辣直白地大骂魏彬等人不要脸面,不顾德行,不知礼仪,还好意思活着,不如快快去死。不知道魏彬等人看了后是什么表情,会不会羞愧的无地自容,自杀谢罪。

朱厚抬头看了看魏彬,才发现此时魏彬脸色涨红,但不敢发声,咬牙切齿地看着这些奏折。

“魏彬,现在无人,想说什么就说吧!”

“陛下,奴才有罪,但奴才冤枉!”魏彬跪地回答道。

这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却清晰得体现了如今宦官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的窘境。

“朕明白,你们这八虎中半数都是被冤枉之人,这些朕心里都有数。”

“告诉张永等人,不用过于忧惧,朕还在,没有人敢动你们一丝一毫!”

朱厚不由出言宽慰道,毕竟自己此时还要倚仗这些宦官。

“臣等感谢陛下怜悯,愿为陛下效死!”魏彬低声垂泪道,他们所求无非生存,现在朱厚给了他们效忠的机会。

“行了,回宫吧!”这些弹劾奏章看多了也无甚趣味,而毛澄的奏折朱厚此时是看都不想看,直接回宫睡觉去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