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爱去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精品小说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精品小说

舒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主角舒蕙建安,是小说写手“舒甯”所写。精彩内容:两人有缘无分,郑老九后来也娶妻生子。年少时的梦中情人过得不好,郑老九多少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不是对舒蕙还有感情,而是一种成年人的感慨,年少时大家都差不多,谁能想到后来不同的境遇呢?郑老九看向楚榆,他年前回老家时还听他老娘提起过,说舒蕙的大女儿模样太出挑,十里八乡都找不到那样的,郑老九还寻思着一个乡下姑娘能有多出挑,谁知竟美到这种程度。“这就是楚榆?”......

主角:舒蕙建安   更新:2024-02-17 14: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舒蕙建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舒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主角舒蕙建安,是小说写手“舒甯”所写。精彩内容:两人有缘无分,郑老九后来也娶妻生子。年少时的梦中情人过得不好,郑老九多少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不是对舒蕙还有感情,而是一种成年人的感慨,年少时大家都差不多,谁能想到后来不同的境遇呢?郑老九看向楚榆,他年前回老家时还听他老娘提起过,说舒蕙的大女儿模样太出挑,十里八乡都找不到那样的,郑老九还寻思着一个乡下姑娘能有多出挑,谁知竟美到这种程度。“这就是楚榆?”......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精品小说》精彩片段


肉用马粪纸包着,楚榆特地把自家的肉挂在车后座,与送人的肉隔开。

灌县在德阳市的北边,与山关村在反方向,去灌县正好要路过德阳市区,这一趟也算顺路了。

俩人骑了足足四个小时,临近中午才到了灌县的盐水村,舒爱国怕楚榆身体弱吃不消,还好原主年轻,最近又早睡早起,身体恢复的不错,四个小时倒也不算什么。

中午路上没啥人,日头又晒,俩人走了好久才遇到一个挑水的老汉。

舒爱国下车打听:“大爷,您知道郑老九家怎么走吗?”

老汉瞥他一眼,“听你口音是郑老九老家的吧?他家住在村子倒数第二排,沿着大坝一直走就到了。”

舒爱国谢过他,舅甥俩人一路骑到郑老九家。

郑老九正在门口锯木头做木架,见到他愣了一下,扔下锯子激动道:“老舒!”

舒爱国呵呵笑道:“老九,叔来看你了!”

郑老九笑着直捶他后背,“你这家伙还是老样子!就喜欢占我便宜!”

楚榆头一次见识到中年男人的友情,格外新鲜,没想到老实沉默的二舅还有这样鲜活的一面,到了郑老九面前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还会开玩笑呢。

果然,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男人至死是少年。

几人寒暄几句,舒爱国才提起这次的来意,郑老九也才知道舒蕙竟然离婚了,想当年郑老九情窦初开时,还曾暗恋过少女时期的舒蕙,奈何两人有缘无分,郑老九后来也娶妻生子。

年少时的梦中情人过得不好,郑老九多少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不是对舒蕙还有感情,而是一种成年人的感慨,年少时大家都差不多,谁能想到后来不同的境遇呢?

郑老九看向楚榆,他年前回老家时还听他老娘提起过,说舒蕙的大女儿模样太出挑,十里八乡都找不到那样的,郑老九还寻思着一个乡下姑娘能有多出挑,谁知竟美到这种程度。

“这就是楚榆?”

楚榆笑着喊人:“郑叔叔好,我是楚榆。”

郑老九抽着烟直点头,“不错,落落大方又不怕人,是个做生意的料。”

一阵寒暄后,舒爱国把肉和苹果从车把上取下来,顺势提到鹌鹑的事。

“最近价格涨了点,鹌鹑蛋的批发价也要四分钱一个了,我这边有几个固定的客人,你们想要,我一天至多给你们一百五十个。”

四分钱批发价有两三分钱的利润,一百五十个鹌鹑蛋只能赚四块多钱,这还没算上人工和耗损,没算上从坝头村过来的五个多小时车程。

不过要是能攒个六七天来一次,一次赚个二十块钱,倒也是值得的。

郑老九又道:“也是你们运气好,夏天就是鹌鹑的孵化期,你们可以带点蛋回去自己孵化,孵化期十七天天,再等个四十五天就能下蛋,前后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太久了,对楚榆而言,时间成本很宝贵,眼看着前世的五套房产和巨额存款化为乌有,她迫不及待要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如今遍地是商机,卖农副产品更是一天一个行情,两个月后,鹌鹑热都过了,谁知道这鹌鹑还好不好卖?

要是众人见行情好,一窝蜂来卖鹌鹑,她连鱼尾都吃不到。

说到底,她卖鹌鹑是想蹭热度赚个快钱,管他长不长久,把钱赚到手再说,当然是越快越好。

要是能买点鹌鹑苗回去,一边下蛋一边孵化小苗,就能快很多。

楚榆生了这个念头,就问:

“郑叔叔,您这的鹌鹑苗能售卖吗?”

郑老九笑笑,鹌鹑蛋生意一直好做,却也没有太火爆。

八十年代初,人们思想保守,信息获取也慢,这鹌鹑在外头身价大翻身了,可知道他这养鹌鹑的人还真没几个。

天气炎热,收鹌鹑蛋那几人都保守,生怕收去的鹌鹑蛋卖不掉,隔日会坏掉,一次也就收三四百个蛋。

再加上灌县离德阳市区远,来回颠簸容易有耗损,这就造成了农贸市场老板没货卖,他这边货卖不出去的尴尬场面。

不过他还是笑道:

“鹌鹑苗很紧俏,别人我是不卖的,但以我跟你舅的关系,不卖也得卖啊。”

郑老九沉吟后又说道:“可以给你们三百鹌鹑苗,三百个能孵化的鹌鹑蛋,我收别人至少要一百五,收你们就算一百,先欠着,等你们赚了钱再给我。”

舒爱国倒没吃惊,这年头赊账很正常,更何况他跟郑老九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可楚榆却不这么想。

给苗给蛋还赊账,这年头的人还真比后世有人情味。

看来男人间的友情还是挺值钱的。

舒爱国问:“苗和蛋什么时候能给我?”

“你得先回去准备木架子,像我这样,一层叠一层,一个五层或六层,等你准备好再来接回去。”

前世楚榆见过别人养鹌鹑,鹌鹑个头小,用笼子一层层往上叠,不像养鸡,需要圈一块很大的养鸡场散养,十分占地方。

这年头笼子不好买,郑老九就自制了木头架子,这木架子显然是改良过的,盐水村通了电,郑老九还自制了一个简单的发热装置,看着是帮助鹌鹑加温用的。

说到底,没有信息来源,一切都是自己摸索着养的,不过乡下人都养过小鸡,养鹌鹑更容易上手。

郑老九生怕他们不懂养鹌鹑,拉着他们去厨房看他的鹌鹑架。

灰色绒毛的小鹌鹑乖巧地站在架子里,挨挨挤挤也不闹事。

一个一米多长的木架竟然能养上百只鹌鹑,还真是省事又不占地方。

养鹌鹑省事就罢了,鹌鹑蛋个头小还贵,这玩意好养又好卖,不是下金蛋是什么?

楚榆越看越眼热,身上还有三十块钱,就想拿这笔钱跟郑老九买点鹌鹑蛋。

“算你运气好,今天买鹌鹑蛋的两老头一直没来进货,我这还有一千个蛋,就算你三分钱一个吧。”

三分钱一个,放到市场上至少能卖六分,一来一去就有三分钱的利润!

楚榆以为最多能买一两百个,没想到郑老九也是个讲义气的,想必是为了成全她要得罪那两个客人了。

她连忙嘴甜道:“谢谢郑叔叔。”

嘴甜人不怪,郑老九心里对楚榆的评价也挺高。

虽说遇上一个不靠谱的爹,可人姑娘漂亮、有礼貌、会说话、胆子还大,这样的姑娘不出头都没天理了!

真不知道周建安那杂碎是怎么想的!

好好的老婆闺女不要,帮别人养孩子!


就算能要到,拖个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这三百块钱还叫钱吗?

楚榆没被他哄住,只笑了笑:

“爸,五年没见你了,女儿也怪想你的。犹记得当年你去京市上学,我还往你学校写过信。这三百块钱你不给的话,女儿就不能跟妈妈,干脆陪爸爸一起去京市,去您母校转两圈,再去熟悉一下您工作的单位,让您的老师、领导都知道,我有一位好爸爸!”

周建安这人能屈能伸,否则也不能哄的舒蕙供他读书,又把戴琴雪哄得团团转。

他想着楚榆性子硬,没必要跟她撕破脸,倒不如拖一拖,叫舒蕙自己来要钱,舒蕙来了他打感情牌,声泪俱下地说自己有多不容易,等舒蕙心软了就把欠条收回来,赖掉这笔欠款。

他哪能想到,这闺女如此难缠,不仅识破了他的伎俩,还绵里藏针,面上说想念爸爸,要跟他去京市见见世面,实则是威胁他知道他学校地址,要找去学校,再找去他单位。

周建安的工作是学校分配的,学校自然知道他的工作单位,楚榆作为他女儿,打着找爸爸的名号去学校一打听,学校不可能不告诉她。

周建安太阳穴突突直跳,一向游刃有余的男人也有点急了。

“楚榆,我是你爸爸啊!哪有做女儿的跟爸爸这样计较的?离婚是我跟你妈之间的事,说到底你还是我女儿,去爸爸单位闹对你有什么好处?等爸爸发达了,自然要把你带去京市的,到时候你嫁个京市男人,不比留在农村好?”

周建安真够沉得住气的,都这时候了还不忘画大饼,若是原主在,免不了被他忽悠住了,可惜楚榆一眼就瞧出他在打什么主意。

“爸,我是你生的,我的心眼子只会比你多,不会比你少。咱们就别绕关子了,今天我话就撂在这,三百块钱必须给!不给的话,我明天就买去京市的火车票。”楚榆明晃晃的威胁。

周建安脸都黑了,蒋美凤直拍手,“谁家孙女像你一样,上门要钱的?我们老周家生了你简直倒八辈子霉了!”

“八辈子不敢当,让你们倒一辈子霉就够了。”楚榆冷冰冰说完,盯着周建安等他表示。

戴琴雪扯着唇角,勉强笑了笑,“建安,楚榆年纪小不懂事,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楚榆不是能吃亏的性子,如果戴琴雪是她客户,哪怕说了得罪她的话,看在钱的份上,她都不会生气。

可戴琴雪是什么人?是破坏原主家庭的老三,她们已经离开这个家,戴琴雪好歹也敢安分点,还没结婚呢,就敢耀武扬威,阴阳怪气了,楚榆能让着她?

“我是年纪小不懂事,”楚榆抿唇轻笑,“可您一把年纪了,也不懂事,这就不应该了。”

戴琴雪的微笑面具差点没绷住。

许依依护在戴琴雪面前,“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妈妈?是周叔叔选择了我妈妈,要怪就怪你妈妈不够优秀,一个优秀的女人应该努力变得优秀,成为配得上周叔叔的人才对。”

说舒蕙傻楚榆是认的,可是说她不够优秀,楚榆就想问问,一个种着十亩地,操持家务,做饭照顾老人的农村妇女,要怎么变得优秀?

八三年,社会给女人的机会太少了,倘若角色互换,周建安做舒蕙的活,让舒蕙去京市读书,他周建安还有精力在同样的劳动量下,变得更优秀吗?


舒蕙娘家在隔壁山关村,舒蕙上头有两个哥哥,大哥家日子好点,去年盖上了四间气派的瓦房,二哥老实本分,分家时算是空手被大哥撵出来的。

二哥家挨着大哥家的瓦房,却只有几间破旧的泥草房。

舒蕙先去敲了大哥家的门。

里头传来嫂子的声音:“谁呀?”

“嫂子,是我。”

舒大嫂沉默了一会,就尖着嗓子问:“舒蕙啊,你怎么来了?”

舒蕙难为情地咬牙,“嫂子,我带着三个闺女被周建安赶出来了,现在没地方住,想在嫂子这借住两晚,等我们找好房子就搬出去。”

舒大嫂嗤笑一声,尖酸刻薄道: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让你们住,你们要是赖在我们家不走了,我找谁说理去?去去去!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我家房子小住不下,你们爱去哪去哪。”

舒蕙大哥大嫂是个势利的,原先对舒蕙还不错,听说周建安不要她,就再也不搭理这个妹妹。

可她不想孩子挨饿受冻,楚楚的眼睛也是真的不舒服,舒蕙还想恳求,可紧闭的大门却始终没有打开,倒是隔壁传来吱呀一声。

“舒蕙?还真是你,你怎么来了?”

披着衣服出来的,是舒蕙的二嫂。

二哥家日子难过,舒蕙不忍心借住,“二嫂,我被周建安赶出来了,她有了别的女人就不要我了,孩子也不要了。”

二嫂扫了她们一眼,心疼地把楚楚搂在怀里。

“眼看你就要熬出头了,杀千刀的周建安却要跟你离婚,这也太没良心了!自己的孩子说不要就不要了,你说你带着三个闺女,往后日子可怎么过!”

舒蕙叫她说的眼睛一红。

屋里传来男人的脚步声,舒爱国打着手电筒在几人脸上照了一下,见到妹妹和外甥女时,明显一愣。

几人手里拿着包裹,舒爱国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小妹?你们这是……是不是周建安不要你们了?我就知道他不是好东西!你是他明媒正娶的老婆,楚榆楚湘楚楚是他亲生的闺女!他凭什么说不要就不要了,我这就去找他算账!”

原主的记忆中,二舅对她们很不错,哪怕家境贫困,也时常带些红糖去看望她们。

可惜那些好东西都叫蒋美凤给扣下,给周楚飞一个人吃了。

“二舅,”楚榆站出来说,“我妈已经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了,他们已经离婚了。”

舒爱国被这消息砸得身躯一晃。

他是本分老实的农村人,认准了一个婆娘就要过到老,从没想过还能离婚。做人要有良心!糟糠之妻不能弃,为什么这乡下人都知道的道理,他周建安这么个大学生却不晓得?

舒爱国的两个孩子芸芸和小江走出来。

舒爱国有三个孩子,还有个大女儿正在县城做学徒,谈了个县城的男朋友,平时很少回来。

“去给你表姐倒杯水。”

芸芸转身就跑进屋里倒水了,小江好奇地打量她们。

“小姑,你们怎么带这么多包裹来我家?逃荒,还是地震了?”

这倒霉孩子让舒二嫂狠狠敲了头,“去去去,没一点眼力见,大人说话有你什么事!”

小江捂着头跑了,舒蕙被侄儿问的很不自在,芸芸端来了水,她喝完后精神状态好些了,舒爱国才问:“楚飞呢?”

舒蕙红了眼,离开家时她想再看儿子一眼的,可儿子见了她就撇过头,最终也没见到。

“那孩子真是被宠坏了,”对于这个外甥,舒爱国一向不太满意,觉得他被老周家给养歪了。

“二哥,是我不会教孩子。”舒蕙抽泣。

“行了,别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你把楚榆几人就教的很好,现在不提这些,你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舒蕙无助地望向女儿,她一向没有主见,男人在家时就听男人的,男人不在就听女儿的。

楚榆没想到舒蕙会这样依赖自己,有些好笑,舒蕙没啥主见,这个家少不了要她多费心了,但她也算幸运的,不论前世还是这一世,都有个疼爱自己的妈妈。

楚榆道:“我想先给楚楚治眼睛,明天要麻烦二舅陪我妈去市里,把楚楚的住院费给交了,等楚楚手术做完,我们就搬走。”

舒爱国见她这样客气,有点不高兴。

“你这孩子,跟二舅还客气什么?你妈刚离婚,又带着你们姐妹三人,能搬去哪里?家里再穷也有你们一口饭吃!”

楚榆前世的外贸公司生意一向不错,上学时为了赚生活费,也曾摆地摊给人打工,到她穿来之前,五套京市房子、三辆车加上不菲存款,身家相当可观,不至于在遍地黄金的八十年代,连饭都吃不起吧?

不论是摆地摊还是干个体户,只要能赚钱养家,她就愿意干。

“我打算给我妈开个铺子,不过一切都要等楚楚做完手术再说。”

舒蕙被女儿的决定惊到了,开铺子?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人,字都不识几个,只会种地照顾孩子,她哪会开什么铺子呀!开了也会赔钱的!

舒爱国却点头,现在县城有好些个体户,妹妹要是愿意走出这一步,倒也能养活自己。

舒爱国让舒二嫂做了点窝窝头,那窝窝头里混着米糠和野菜叶,舒蕙几人吃习惯了倒还好,楚榆从小就吃白面米饭,哪里吃过这么粗糙的东西?吞咽时实在费嗓子。

可楚榆知道,二舅家穷到吃不起饭,这已经是招待客人最好的东西了。

母女四人各吃了个窝窝头,就不好意思再吃了。

“娘,我没吃饱。”楚楚可怜道。

原先在周家,家里好东西都给周楚飞吃了,像她这样的女娃挨饿是常事,也因此她都十三岁了,却像个没发育的假小子,没有一点女性特征。

以前楚楚能忍,可今天走了十几里路,肚子饿的厉害,吃一个根本不顶事。

楚湘年纪大些,不好意思说,但看样子也是没吃饱的。

前世楚榆爸爸给她生了不少同父异母的妹妹,可那些妹妹跟楚榆不亲,偶尔见面也恶意满满,如今有了两个妹妹作陪,她这个当姐姐的也想好好照顾妹妹。

可惜一分钱难死英雄汉,她刚穿越来,兜比脸都干净,根本没有能力让妹妹吃饱。

房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头推开了,月色下,舒二嫂黝黑的脸上带着笑。

“没吃饱吧?这锅刚蒸好,到了这就别客气,只管当家里一样。”

楚楚抿唇,拿了一个窝窝头,楚湘也拿了一个,楚榆没啥食欲,就喝了一碗稀饭。

“谢谢舅妈。”楚榆笑笑。

舒二嫂有些意外,这外甥女一向是个闷葫芦,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然这么有礼貌。


舒爱国共三间泥草房,原先夫妻俩睡一间,儿女各一间,如今来客人,舒爱国就让楚湘楚楚跟芸芸挤一张床,又让小江跟他们睡,把床让出来给舒蕙和楚榆。

楚榆很不好意思,二舅家已经这样困难了,却还费尽心思要照顾她们,等她赚了钱一定要回报二舅一家。

舒蕙原以为自己会睡不着,谁知躺下没多久就呼呼大睡,反倒是楚榆望着黑黢黢的房梁发呆。

屋外是蛙声阵阵的稻田,月光从破旧的窗户漏进来,泥土地平冒着潮气,墙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不知道是蛐蛐还是老鼠。

虽说开局不算好,可好歹有个真心疼爱自己的妈,有相依为命的姐妹,倒也不算太坏。

怀揣这样的心思,她渐渐有了睡意。

次日一早,舒蕙和舒二哥天不亮就爬了起来,楚榆也被外面的谈话声吵醒,她出去时,舒爱国正推着家里那辆二手自行车往外走。

楚榆还得筹剩下的医药费,就没跟去。

“妈,钱你装好了。”

舒蕙点点头,把七百块钱塞进内裤上缝制的布袋里,“这是楚楚的手术钱,妈不会弄丢的。”

楚榆觉得让舒蕙有点事忙也是好的,可以淡化离婚带来的伤痛。

“就是还缺一百,也不知道能不能凑齐这个钱。”舒蕙担忧道。

“妈,你只管照顾好楚楚,先把七百块钱交上,剩下的我慢慢想办法。”

楚楚有些害怕,但一想到眼睛能治好,也是满脸雀跃。

“大姐,二姐,芸芸,小江,我先走了!”

楚楚挥挥手,蹦蹦跳跳地跟在舒蕙身后,舒二哥被楚楚感染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昨天父母离了婚,今天要去市里做手术,难得楚楚还能这么开心。

孩子就是孩子,发生天大的事都不往心里去。

送走母亲和妹妹,楚榆回屋把房间整理好,又去厨房把猪食给煮了。

等舒二嫂下工回来,院子里晾晒着滴水的衣物,猪食煮好了,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后院的小菜园都浇过水了。

舒二嫂心疼道:“你这丫头,放着二舅妈来就好了,哪有叫你这个客人伸手的道理?”

楚榆不会把客套话当真,拖家带口到人家做客,给人家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哪怕是亲戚,也不能把这份好意当成理所当然。

客人就要有客人的样子,不是?

眼头活点,嘴甜点没坏处,这是楚榆前世总结出的道理。

“舅妈你也不容易,家里好几亩地要种,菜园子要收拾,鸡鸭鹅要喂,还得洗衣做饭带孩子,这大热天的,哪一样都不轻松!我就想帮帮舅妈,让舅妈松快些。”

果然,没人能拒绝一个嘴甜又勤快的女孩。

更何况这个外甥女,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凝脂美人!

这词是芸芸去年翻一本旧书时,告诉舒二嫂的。

那书上形容美人“肤如凝脂,唇不点而朱,眼神破碎,声音清软,一颦一笑都娇媚动人”。

芸芸就指着那书上的字说:“娘,这不就是我大表姐吗?大表姐就长这样!”

这外甥女是十里八乡公认的漂亮,才十岁就有人上门提亲了,得亏蒋美凤不待见楚榆这孙女,觉得孙女不学好,小小年纪就勾搭男人,把说亲的骂了一通,这才绝了那些人的心思。

舒二嫂不识字,不懂那些文绉绉的漂亮话,她就知道自己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比外甥女更漂亮的。

脸就不用说了,漂亮至极,说话也婉转好听。

身材用舒二嫂这粗人的话,那就是腰细胸大还翘臀,打眼一看,简直细枝挂硕果,别说男人了,就是她这个见多识广的女人,都很容易有非分之想。

因着楚榆这张脸,以往楚榆有不周到的地方,舒二嫂也怪不起来,如今说了这番贴心话,更是把舒二嫂感动坏了。

农村女人把自己当老黄牛使唤,可是谁能真正体谅她们的辛苦呢?

忙完地里的活忙家里的,忙完男人忙孩子,就没有一刻清闲的,楚榆小小年纪却知道体谅她的辛苦。

舒二嫂回屋就拿了一个鸡蛋给楚榆煮了。

“看你昨晚没吃两口,舅妈给你煮个鸡蛋补补。”舒二嫂笑道。

楚榆知道,二舅家日子过得不好,平日吃饭都紧巴巴的,在这个“鸡屁股是银行”的年代里,鸡蛋是要拿去换盐的,家里孩子都吃不着。

原主刚落水,身子确实虚弱,楚榆也就没再推脱,说了句“谢谢舅妈”,就小口把鸡蛋吃了。

舒二嫂瞥了眼吃相斯文的外甥女,心说多日不见,这外甥女变化倒不小。

从前虽然也好,却是个闷头,如今却长了嘴,会说话会做事,就凭这张嘴和这出挑的模样,还怕将来不能飞黄腾达?

也不知道周家怎么想的,竟然把这么大的闺女赶出门。

早饭后,日头晒的人睁不开眼,楚榆就在山关村闲逛。

昨天忙着帮母亲离婚,来二舅家后又没找到镜子,楚榆一直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但从舒二嫂的反应中推测,原主应该有一张惊艳绝尘的脸。

路过一处水池,她借着倒影打量自己。

前世楚榆模样不错,她五官很漂亮,除了眉毛稀疏、英年早秃外没有大毛病,可她的样貌在原主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原主已经不是用“漂亮”二字就能形容的,如果说楚榆的美有八分,那原主的美就是满分的。

其实原主和她五官有七分神似,只是比她更为精致,额头更饱满,眼眸更潋滟,鼻尖更挺翘,唇也更有水色,很像精修过的楚榆。

再加上原主有楚榆没有的好身材,和一头如云秀发。

毫不夸张,原主这个凝脂美人简直自带行走滤镜,到哪都和别人格格不入,往人群中一放,亮眼到让人无法忽视。

舒蕙皮肤黝黑,可五官底子其实不错,周建安也有拿得出手的好样貌,否则也不能被大小姐看重。

可这俩人的模样,都没有出色到能生出原主这样的女儿。

楚湘和楚楚长得都不错,却远远不如楚榆。

可以说,原主是名副其实的中了基因彩票,若不是生错了时代,仅靠这张脸,未必不能混得风生水起。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马甲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现代言情、穿越、种田、佚名现代言情、穿越、种田、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佚名为主线。舒甯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目前已写2331975字,小说最新章节第901章 完结,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现代言情、穿越、种田、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嘻嘻😁😁还是追完了,看到大结局

评分误点不小心选低了,往上提一提吧,再看看观望下

男主真的很讨厌很油腻,看女主长得漂亮跟苍蝇一样粘上去。我吐了,女主好歹是活过一世的人,能不知道这男的对她有意思么,还说什么直想做生意不想男人。那你别让他掺合你的事行不行,真的是脱裤子放屁

热门章节

第529章 茅夏走上歧路

第530章 茅夏彻底堕落

第531章 周建安真够狠的

第532章 开盘卖空

第533章 南海击鼓传花开始

作品试读


“舒蕙,你得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如今的建安已经不是你能配得上的了!”

“舒蕙,慧兰说的没错,建安已经是大学生了,别说是你,就是县长女儿都娶得。虽然你是他老婆,可你才小学文凭,得为他前途多想想,要是人家知道他在老家有老婆有孩子,哪还会重用他?”

是谁?谁在说话?头像陷进沼泽里,眼皮也沉得抬不起来,楚榆试着睁开眼,却只是徒劳。

耳边传来哭哭啼啼的声音,是那个叫舒蕙的女人。

“娘,大姑姐,你们不能这么说,我给建安生了四个孩子,辛辛苦苦供他读书,他怎么能说不要我就不要我了呢?”

“你还敢说!你看你把女儿教的!为了跟许依依抢男人,就把人推进河里,好在依依机灵避开了,你女儿作恶不成滚下河,还伤了脑袋。我们老周家怎么生了这么不要脸的贱蹄子!”婆婆蒋美凤骂道。

楚榆脑袋昏沉,迷迷糊糊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结满蜘蛛网的木头房梁和斑驳的黄泥土墙,床对面贴着一张老旧的日历挂画,上头赫然写着1983年。

脑中冒出许多陌生的记忆,那是属于原主周楚榆的人生。

原主妈舒蕙生了三女一儿,原主是家中大女儿,当年恢复高考时,原主爸周建安把户口本年龄改小了两岁,顺利参加考试并成了大学生。

舒蕙为了供周建安读书,把自己当牲口用,一个人种十几亩地,干全家的农活,赚钱照顾孩子公婆,还得按月给男人寄生活费。

男人是个陈世美,在大学里竟然爱上了一个带孩子的女人,宁愿帮别人养孩子,也不愿意多看自己孩子一眼。

舒蕙哭过闹过,却挽留不了他的心。

三天前,舒蕙终于等到了回乡的周建安,谁知一同等来的还有男人要离婚的消息。

舒蕙痛不欲生,又哭又闹,不相信男人这么绝情,原主受母亲影响,对父亲带回来的狐狸精也没有好脸色。

狐狸精叫戴琴雪,原主跟她女儿许依依发生了一点争端,被她从背后推了一把,落水时额头撞到了石块,昏迷不醒。

舒蕙百般哀求,原主的奶奶蒋美凤也没舍得给五毛钱去卫生院买颗药丸。

原主因此高热不退丢了性命,楚榆这才穿了过来。

“楚榆,你醒了?”舒蕙擦着眼泪,不想让女儿看到自己不堪的模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妈给你倒杯水?”

楚榆抓住她的手,不让她忙活,原主的大姑周慧兰见侄女醒了,不客气道:

“舒蕙,你照镜子看看自己,你这脸蜡黄蜡黄的,手也粗得起皮,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哪里配得上大学生啊!我弟弟一表人才,跟你这种人走在一起,只会抬不起头来,叫你离婚是抬举你,你可别不知好歹!”

舒蕙不敢相信大姑姐竟这样没良心。

她公公身体不好,婆婆好吃懒做,一家子里里外外都是她忙活。

大姑姐眼高手低,时不时带孩子回家打秋风。

她经常帮大姑姐带孩子,给大姑姐做饭洗衣服,大姑姐小产都是她伺候,怎么就翻脸不认人呢?

“大姑姐,我好歹帮过你那么多。”舒蕙哽咽。

“胡说八道!你一个乡下女人能帮我什么!”

周慧兰毫不亏心,昨天戴琴雪特地上门拜访她,对她这个大姑姐客客气气,言听计从,还许诺和周建安结婚后,就给周慧兰男人安排工作,把周慧兰儿子户口转去北京。

戴琴雪家世不凡,是个高高在上的大小姐,舒蕙却是个小学都没读完的乡下人,孰轻孰重是人都看得明白。

这不,周慧兰就上门替弟弟扫清吃软饭的障碍了。

楚榆心中一嗤,不要脸的人楚榆见多了,但像周家这么不要脸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既然她穿成了周楚榆,那就是舒蕙的女儿了,当女儿的看到亲妈被人这样欺负,哪还能沉得住气?

她黑沉沉的眼紧盯着周慧兰,“大姑,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

周慧兰蹙眉,想不明白这个懦弱寡言的侄女怎么忽然说话了。

“哪里不对?”

“我妈是不会打扮,配不上大学生,但我妈绝对配得上你弟弟!你可别忘了,是我妈做农活卖粮食赚钱供你弟弟读大学,我妈寒冬腊月给人干苦力,脸熬黄了,手熬粗了,钱都被你弟弟拿去享受了。你现在倒是看不起我妈来了,你们周家拿我妈钱时,怎么不嫌那钱不中看?”

周慧兰一愣,侄女的话让她心虚了一瞬。

确实,舒蕙自嫁入周家以来,简直是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家里家外的活都被她一个人包了。舒蕙对她两个孩子也不错,周慧兰对这个弟媳妇挑不出一点错来。

然而戴琴雪许诺的荣华富贵却渐渐占了上风,让她不得不睁眼说瞎话。

“钱?你们母女俩算计得可真清楚。你妈一个乡下女人能有几个钱?说得好像我们周家都靠你妈养活似的!”

奇怪了,这侄女平时任打任骂,从不敢还口,今天吃枪子了?

敢跟她呛声!

“怎么没有?”

原主是算账的一把好手,亲妈地里赚了多少钱,记的一清二楚。

“为了供爸上学,我妈一个女人种十亩地,她每个月至少给我爸寄十块钱,四年下来怎么也有四五百了,再加上被奶奶搜刮去的钱,多的不说,六七百总是有的!你们老周家想离婚,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笔账得算清楚!”

舒蕙被女儿震得说不出话,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她是个传统女人,只知道伺候男人,孝顺公婆,疼爱子女,从未想过要跟男人离婚。

一个离了婚的女人该怎么过?

舒蕙不想让女儿往下说了,却被楚榆拦住了话头。

周慧兰没想到侄女忽然精明起来了,气得直拉蒋美凤,“妈,你看看舒蕙教出的好女儿,敢跟长辈这样说话!”

蒋美凤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笑着看向楚榆,“楚榆啊,自古以来,女人就该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伺候男人。你爸是大学生,你妈妈才小学文凭,你妈配不上你爸,不能怪你爸不要她,要怪就怪她自己不够优秀。”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